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 临床肿瘤学杂志
    主管: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卫勤处
    主办: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编辑出版:《临床肿瘤学杂志》社
    主编:秦叔逵
    编辑部主任:龚新雷
    地址:南京市杨公井34标34号
    邮编:210002
    电话:(025)84400143;80864363
    E-mail: lczlx@vip.163.com
    邮发代号:28-267
    刊期:月刊
    定价:每期15元,全年180元
    标准刊号: ISSN 1009-0460
    CN 32-1577/R
目录列表
2010年, 第1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0-04-25
专家论坛
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分子标志的现状和未来
宋 勇,魏淑珍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289. 
摘要 ( 1457 )   PDF(pc)(4818KB) ( 931 )   收藏
尽管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已有较大的进展,但总体而言肺癌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个体化治疗能选择最有效的治疗策略使疗效最大化,最大程度降低毒性。对生物因子能否指导治疗决策的预测是个体化治疗的关键,最终将改善患者预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针对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分子检测,为每一个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治疗。
尽管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仍有很大的困难,但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克服这些障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CIK细胞治疗胃癌患者的相关临床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
孔 炯,蒋敬庭,吴昌平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295. 
摘要 ( 1507 )   PDF(pc)(870KB) ( 847 )   收藏
 目的 分析使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胃癌患者相关临床因素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组75例接受CIK细胞治疗的胃癌患者,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将诱导培养后的CIK细胞回输给胃癌患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用Kaplan-Meier估计中位生存时间,用Log-rank检验比较临床因素对生存的影响。结果 CIK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化疗组(53.3% vs.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5.566,=0.018)。CIK治疗组75例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化疗组(49个月vs.2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10.907,=0.001)。在CIK治疗组中,肿瘤大小、是否复发、病理分级和肿瘤分期显著影响CIK的生存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IK细胞回输治疗可以明显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但其疗效和预后受到相关临床因素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细胞癌患者术前HBV DNA含量对术后肝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黄 罡,王 斌,傅思源,潘泽亚,杨 云,周伟平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00. 
摘要 ( 1322 )   收藏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前HBVDNA含量对切除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科2007年1月至2007年6月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217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中HBVDNA,按照HBVDNA含量分为两组:A组(HBVDNA≥1.0×10拷贝/ml)68例,B组(HBVDNA<1.0×10拷贝/ml)149例。严密观察患者术后肝功能变化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变化存在着显著差异,A组的肝功能损伤程度高于B组。术后第1、3、7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数值A组明显高于B组,而前白蛋白数值则B组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总胆红素(TBIL)数值A组明显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前白蛋白、TBIL、AST和术中肝门阻断时间外,术前HBVDNA浓度对术后第7天的血清TBIL水平有显著影响。结论 HCC患者术前HBVDNA含量对于术后肝功能恢复有明显影响,对术前HBVDNA含量较高的患者应在治疗肝癌的同时给予抗病毒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Ki-67及E-钙粘素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安常明1,鲁海珍2,李正江1,唐平章1,徐震纲1,张 彬1,张宗敏1,鄢丹桂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05. 
摘要 ( 612 )   收藏
目的 研究舌鳞状细胞癌的Ki-67及E-钙粘素的表达、肿瘤厚度、浸润方式及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等因素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舌鳞状细胞癌病例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Ki-67、E-钙粘素的表达,同时测量肿瘤厚度、浸润方式、分化程度等病理指标,分析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分子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51例患者中,14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8例随诊期间死亡,用Kaplan-Meier法计算5年生存率为78.1%。E-钙粘素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08),而Ki-67表达及肿瘤浸润方式与病理分化程度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厚度、E-钙粘素表达是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中预后与T分期、颈淋巴结转移、肿瘤厚度相关,Cox多因素分析颈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颈淋巴结转移是舌鳞状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厚度及
E-钙粘素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Ki-67表达及浸润方式是肿瘤分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β-链接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环氧合酶-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刘阳云1,刘庚勋2,李正贤1,孙正良1,周光华3,江 文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10. 
摘要 ( 1376 )   收藏
目的 观察β链接素(β-cat)、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的表达及其联合表达在NPC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50例NPC石蜡标本和15例正常鼻咽组织中β-cat、iNOS和COX-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鼻咽组织中iNOS、COX-2未见表达,而β-cat胞膜表达。NPC中,所有病例β-cat胞质均呈阳性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7,P=0.000)。β-cat胞膜表达明显降低,与正常黏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265,P=0.000);iNOS表达阳性37例(χ=25.371,P=0.000),COX-2表达阳性33例(χ=20.109,P=0.000),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胞质内β-cat、iNOS、COX-2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者胞质的表达强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胞质内β-cat、iNOS和COX-2的过度表达与NPC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相关;胞质内β-cat、iNOS与COX-2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能同时针对三者起作用的化疗药物具有更好的抗瘤效应或放疗增敏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S100、CD83阳性树突状细胞的临床意义
秦健勇,曾波航,江素华2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15. 
摘要 ( 1280 )   收藏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S100、CD83阳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60例NSCLC病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以S100标志DC,以CD83标志成熟的DC。对浸润性免疫细胞密度进行测定,方法为:选取癌组织内DAB着色显著的区域作为计数区域,计数10个高倍视野以其平均数作为该项指标的最后值,根据免疫细胞在癌组织或癌巢中的浸润程度将患者分为无或轻度浸润组和显著浸润组。结果 S100+DC广泛分布
于癌组织及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60例标本中有38例在癌组织中检测到不同程度的S100+DC浸润,它们具有典型的树状突起。CD83+DC不具有典型的树状突起,多呈椭圆形,多分布于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癌组织中央仅可见零星分布,60例标本中有28例检测到不同程度的CD83+DC浸润。癌组织或癌巢中S100+DC浸润密度与患者的术后生存期有关,S100+DC显著浸润组有较高的生存率(P<005),而癌组织CD83+DC与预后无关。结论 NSCLC癌组织或癌巢中S100+
DC浸润密度可作为肺癌患者术后一个有价值的预后因子,而CD83+DC不具有预后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RGS5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和血管生成的关系
黄维荪1,王靖华,陈龙邦1,管晓翔1,周航波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19. 
摘要 ( 1304 )   收藏
目的 检测胃癌细胞G蛋白信号通路调节蛋白5(RGS5)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6例胃癌(有淋巴结转移者22例,无淋巴结转移者54例)中RGS5和CD34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RGS5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345,P<0.001),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MVD值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RGS5表达与MVD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RGS5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和MVD密切相关,可能是提示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患者抑郁相关基因的基因芯片研究和通路分析
解 婧,于观贞,王杰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23. 
摘要 ( 1345 )   收藏
目的 应用cDNA芯片技术进行胃癌患者抑郁症状相关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及信号转导通路分析,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Zung抑郁量表判定胃癌患者的精神状态,分为两组,抑郁组10例患者,非抑郁组10例患者。手术切除原发灶肿瘤,30min内液氮保存。Trizol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并纯化mRNA,逆转录法分别标记荧光素Cy3和Cy5,合成cDNA探针与人类全基因组芯片杂交,扫描荧光信号图像,分析比较两组差异表达基因,行Gene Ontology分类和通路分析。结果 基因芯片筛选出1088个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改变且有统计学意义,包括787个上调基因和301个下调基因。Gene Ontology分类提示显著变化的基因网络是“Notch信号传导通路”及“神经肌肉突触传递功能”。BioCarta通路分析得到通路网络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情况,Notch通路中5个基因表达上调,为NOV、CNTN1、YY1、Maml2和Spen,5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为PSEN2、APH1A、PSENEN、TP63和TLE1,神经肌肉突触传递相关基因中2个显著下调,为DTNA和KIF1B。结论 肿瘤相关性抑郁可能与能量代谢、细胞骨架、营养因子以及酶等多层次的基因表达改变有关,其中Notch信号传导通路和神经肌肉突触传递功能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肠癌有丝分裂关卡基因BUB1和BUBR1 mRNA的表达分析
陈海军,冯全林,王雪林,吴 清,朱 震,徐正平,吴 江,余晓峰,钱红亮,陆 琦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30. 
摘要 ( 1264 )   收藏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组织中有丝分裂关卡基因BUB1和BUBR1mRNA的表达。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36例大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BUB1和BUBR1mRNA表达水平。结果 大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BUB1mRNA拷贝数/β-actinmRNA拷贝数比值分别为0.67±0.33和1.24±0.37;大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BUBR1mRNA拷贝数/β-actinmRNA拷贝数比值分别为0.53±0.25和1.03±0.48。BUB1和BUBR1mRNA的表达水平在大肠癌中显著低于癌旁正
常组织(P<0.05)。结论 BUB1和BUBR1基因是大肠癌的肿瘤相关基因,可能在大肠癌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昆明种小鼠单次肌肉注射溶瘤腺病毒注射液SG600-p53的急性毒性试验
陈 洁1,苏长青2,李林芳2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33. 
摘要 ( 1292 )   收藏
目的 观察肿瘤特异性溶瘤腺病毒SG600-p53注射液给予昆明种小鼠最大体积和浓度的条件下不产生死亡的最大耐受剂量(MTD)。方法 SG600-p53注射液单次肌肉注射给予小鼠,剂量为2.5×1013vp/kg,给药容量为25ml/kg,给药后连续观察2周。结果 给药后小鼠主要中毒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减少,双眼微闭,注射后约10~30min后恢复。试验期间,给药组的动物体重增长缓慢,食量减少。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给药组和对照组动物均未出现死亡。结论 SG600-p53注射液对小鼠有一定的轻微毒性,其MTD为2.5×1013vp/k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每周方案与三周方案疗效分析
王 梅1,王雅杰1,施俊义2,李永梅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36. 
摘要 ( 638 )   收藏
目的 探讨比较局部晚期乳腺癌采用剂量密集法和非剂量密集法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45例ⅢA期乳腺癌患者随机进入密集化疗组(A组)和非密集化疗组(B组)。A组:紫杉醇70mg/m,表阿霉素30mg/m,每周1次,连用3周,4周为1个周期。B组:紫杉醇135mg/m2,第1天,表阿霉素80mg/m,第1天,3周为1个周期。如无疾病进展,共治疗3个周期。结果 A组获CR7例(31.82%),PR12例(54.54%),SD3例(13.64%),pCR5例(22.73%),有效率
(RR)为86.36%。B组获CR6例(26.09%),PR11例(50%),SD6例(26.09%),pCR3例(13.04%),RR为73.91%。A组的RR、CR、pCR均优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层分析,不同基因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相当,无论A组或B组,其IuminalB型、Basal-like型和HER2阳性型三者之间新辅助化疗的RR、cCR、PR、pCR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3~4级毒副反应发生率除中性粒细胞减少外均相近。两组随访期间全部存活,OS正在进一步随访中。结论 紫杉类每周方案与标准的三周方案相比,可作用于不同增殖动力学的肿瘤细胞,剂量密度增加,更易于与其他化疗药物配伍,且每周方案较三周方案有更高的疗效,急性毒性无明显增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36例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靳桂红,李发强,李本全,刘阿海,王道军,詹香草,雒润华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39. 
摘要 ( 639 )   收藏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病例资料,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ER、PR和HER-2均阴性的13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Cox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36例患者确诊时,中位年龄47岁;有乳腺癌家族史者9例(6.6%),浸润性导管癌124例(91.2%),T3分期以上23例(16.9%),区域淋巴结阳性者60例(44.1%)。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31~86个月),复发及转移患者41例(301%),死亡24例;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69.6%和84.1%;术后复发转移,以肺内转移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肝脏。术后中位复发时间为26个月(5~62个月),复发后3年生存率为35.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病理分期、辅助化疗周期数等与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有关。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是预测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具有发病年龄较轻、确诊时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临床分期较晚、术后早期复发率高、复发后生存时间短等特征,淋巴结转移数目为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比研究
赵 敏,张红斌,梁 健,梁香存,才虹美,郭素敏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43. 
摘要 ( 1214 )   收藏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晚期NSCLC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135mg/m,对照组采用紫杉醇135mg/m化疗,两组均联合顺铂,21天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记录近期疗效与治疗期间毒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41.7%(15/36),临床受益率为77.7%(28/36),对照组有效率为38.9%(14/36),临床受益率为72.2%(26/36),两组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发、腹泻、便秘及呼吸困难的发生率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恶心、呕吐、皮疹、肌肉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确切有效,毒副反应较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为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及危险因素分析
李泳群,冯华松,聂舟山,韩志海,孟激光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46. 
摘要 ( 1303 )   收藏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氩氦靶向冷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53例ⅢB和Ⅳ期NSCLC患者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术后随访,以患者死亡或失访作为随访终点。将患者年龄、肿瘤病理类型、分期、大小、位置以及是否联合化疗等多个因素量化编码,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多个因素作分析。结果 253例晚期NSCL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98个月,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41.10%和27.59%。经Cox风险模型分析,肺癌分期、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和联合化疗与否4个因素均为独立预后因素(P<0.1)。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肺癌远期疗效满意,肺癌分期较早、肿瘤较小、肿瘤位于上叶、联合化疗相对预后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36例临床观察
饶荣生,魏小勇,李小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50. 
摘要 ( 1259 )   收藏
目的 观察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36例晚期肝癌患者口服索拉非尼400mg,每天2次,按照RECIST标准评价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中位生存时间(mOS)。结果 全组获PR4例(11.11%),MR6例(16.66%),SD12例(33.33%),PD14例(38.88%),ORR为11.11%,DCR61.1%。出现手足皮肤反应22例(61.11%),腹泻6例(16.66%),高血压2例(5.55%),骨髓抑制4例(11.11%)。生存3个月34例(94.44%),6个月29例(80.55%),9个月25例(69.44%),1年以上2例,mOS为10.9个月,mTTP5.2个月。生存质量改善18例(50%),稳定10例(27.77),降低为8例(22.22%)。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较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张志明,黎乐群,刘剑勇,袁卫平,吴飞翔,向邦德,黄 山,赵荫农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52. 
摘要 ( 628 )   收藏
目的 评价索拉非尼治疗国人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应用索拉非尼治疗的3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由于在服药后6周内死亡未进行肿瘤评价。结果 28例采用RECIST标准评价,24例获稳定,4例进展;8例ECOG体力状况评分改善;不良反应一般在服药后1~2周左右出现,37例患者中10例发生3~4级的不良反应,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减少药物剂量者7例,另3例停药。药物不良反应在减少剂量的基础上对症支持治疗后大多可以缓解。结论 索拉非尼可延长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且耐受性良好,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新选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索拉非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无远处转移的晚期肝细胞癌
黄 振,毕新宇,赵建军,赵 宏,蔡建强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55. 
摘要 ( 1427 )   收藏
目的 观察多靶点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索拉非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不伴远处转移的晚期或进展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45例不伴有远处转移的晚期或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口服索拉非尼治疗,其中18例联合TACE(1~5次),27例单用索拉非尼。索拉非尼起始剂量400mg,每日2次,治疗过程中根据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整用量。每2个月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和中位总生存时间(OS)。结果 至2009年12月,40例患者达到临床评价要求(联合TACE18例,单用索拉非尼2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主要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腹泻和高血压。两组患者均无4级严重不良反应。索拉非尼联合TACE组中位TTP为10.0个月,中位OS16.0个月;单用索拉非尼组中位TTP为4.5个月,中位OS5.3个月。两组OS和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病变局限在肝内且不合并远处转移的晚期或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口服索拉非尼联合TACE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且生存预后改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观察
闫 东,刘德忠,曾辉英,李 槐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59. 
摘要 ( 594 )   收藏
目的 探讨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口服索拉非尼3个月以上,并行TACE的13例肝细胞癌患者,计算其生存率、治疗间隔、毒副反应及疾病进展时间。结果 全组平均存活时间36.6个月,3例患者达到PR,4例SD,6例PD,临床受益率为54%。口服索拉非尼前,平均TACE间隔时间为67天;口服索拉非尼后,平均间隔103天。全组3级高血压及手足皮肤反应各3例,余7例患者未发生其他3级以上毒副反应。全组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210天。发生3级毒副反应的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313天,未发生3级以上毒副反应的患者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122天(P=0.053)。结论 TACE与索拉非尼联合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软组织转移的临床分析
王 强,余永利,高秀丽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62. 
摘要 ( 1302 )   收藏
目的 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颈部软组织转移特点及大剂量131Ⅰ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1997年至2008年在本科接受131Ⅰ治疗的856例DTC术后患者,其中23例(27%)合并颈部软组织转移灶。结果 23例颈部软组织转移与833例无颈部软组织转移患者存在远处转移的比例分别为47.8%和26.9%(P<0.05);大剂量131Ⅰ 治疗颈部软组织转移治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39.2%、56.5%和4.3%;单纯颈部软组织转移与合并远处转移患者颈部软组织转移灶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48.3%、51.7%、0和18.2%、72.7%、9.1%(P>0.05)。结论 DTC术后颈部软组织转移合并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较高;大剂量131Ⅰ 治疗颈部软组织转移疗效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应用
基于索拉非尼的联合治疗对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夏 锋,孙振凯,马宽生,李晓武,王曙光,别 平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65. 
摘要 ( 1314 )   PDF(pc)(821KB) ( 641 )   收藏
目的 观察基于索拉非尼联合多种治疗手段综合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共8例患者应用索拉非尼联合其它3种以上的治疗方法,如TACE、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三维适形放疗和免疫治疗。按照RECIST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8例患者用4种治疗方法的4例,5种3例,6种1例。疗效评估获PR3例,SD4例,PD1例。所有患者的毒副反应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基于索拉非尼的联合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治疗模式可提高晚期肝癌的疗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10例临床观察
马 蕾,柳 江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68. 
摘要 ( 1242 )   收藏
目的 观察索拉非尼治疗国人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0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口服索拉非尼400mg,每日2次,至少用药6周以上评价疗效。结果 1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获得CR0例,PR2例,SD3例,PD5例,中位TTP为4.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恶心、呕吐以及手足皮肤反应。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国人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放疗治疗19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葛洪峰1,段永建1,李 旭1,高玉花1,翟彦杰1,宋华勇1,时 磊1,宋慧琴2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70. 
摘要 ( 1354 )   收藏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氨喋呤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2月我院经手术或立体定向活检病理证实的19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予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5~8个周期及阿糖胞苷+地塞米松鞘内注射12~16次,序贯全脑放疗30Gy,缩野10Gy。结果 19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4个月,预计5年生存率为28.6%。毒副作用以骨髓抑制(100%)及胃肠道反应(77%)多见,其次为肝肾功能损害、口腔炎及脱发等。毒副反应多数可耐受。结论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及阿糖胞苷+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序贯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疗
效满意,安全性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讲座
互补长短,还是锦上添花?———谈化疗与靶向治疗NSCLC中的优势人群与联合方式
王 晶 综述,李 凯 审校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72. 
摘要 ( 1256 )   PDF(pc)(841KB) ( 653 )   收藏
尽管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主要依靠化疗,但其疗效已显示出“瓶颈期”之趋势。多个临床试验证实靶向药物治疗化疗耐药病例却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显示二者之治疗指征可能有别。对于化疗和靶向治疗的优势人群及联合方式仍存在很多争议。因此,阐明二者各自的优势治疗指征及其分子基础对于优化联合方案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此做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
 程 艳,蔡 欣,刘基巍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76. 
摘要 ( 1183 )   收藏
血栓形成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仅次于恶性肿瘤本身引起患者死亡的第2位原因。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血栓形成,不仅增加治疗难度,而且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及缩短生存期,因此恶性肿瘤与血栓性疾病的相关性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如原发性脑肿瘤、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及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血栓形成的风险较高。此外,多种原因所致静脉血流淤滞、抗肿瘤药物及孕激素类药物治疗也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血栓形成参与了肿瘤的进展、血管生成和转移等机制,抗凝治疗不仅能有效地治疗血栓,而且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然杀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刘 恋 综述,李 进 审校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80. 
摘要 ( 1268 )   收藏
 分子生物学的深入探讨使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cell)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重新被人们所认识;NK细胞的扩增作为免疫治疗的手段又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往,虽然证明NK细胞的过继免疫治疗是安全的,但自体N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却不能令人满意。新近的研究发现,通过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的协同,可以明显改善其抗肿瘤效果。对NK细胞表面受体的研究证明抑制性受体KIR在逃避免疫中起了重要作用,而抑制这些受体能够明显提高NK细胞的杀伤效率,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异体半相合NK细胞的临床应用有可能克
服自身NK细胞的缺陷,而对细胞信号进行靶向调节是最重要的突破,将进一步为临床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本文就N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横纹肌肉瘤左心室转移1例
李德育1,崔同建1,林美福2,郭 薇3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4):  384. 
摘要 ( 1129 )   PDF(pc)(1539KB) ( 6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