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 临床肿瘤学杂志
    主管: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卫勤处
    主办: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编辑出版:《临床肿瘤学杂志》社
    主编:秦叔逵
    编辑部主任:龚新雷
    地址:南京市杨公井34标34号
    邮编:210002
    电话:(025)84400143;80864363
    E-mail: lczlx@vip.163.com
    邮发代号:28-267
    刊期:月刊
    定价:每期15元,全年180元
    标准刊号: ISSN 1009-0460
    CN 32-1577/R
目录列表
2011年, 第16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1-10-31
论著
腺病毒介导的BIRC5-shRNA增强索拉非尼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胡还章1,江 艺1,苏长青2,吴孟超2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865. 
摘要 ( 833 )   PDF(pc)(1547KB) ( 584 )   收藏
目的 研究BIRC5靶向基因治疗联合索拉非尼分子靶向治疗肝癌的协同效应以及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构建BIRC5特异性小发卡RNA的腺病毒AdEGFPshBIRC5,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其对BIRC5的沉默作用。建立肝癌移植瘤模型验证AdEGFP-shBIRC5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疗效,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鉴定AdEGFP-shBIRC5对癌细胞BIRC5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TUNEL法标记AdEGFP-shBIRC5联合索拉非尼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结果 腺病毒介导的
BIRC5-shRNA表达能有效沉默肝癌细胞BIRC5表达,AdEGFP-shCtrl对照组的BIRC5阳性表达率为(78.8±12.6)%,AdEGFP-shBIRC5实验组为(20.6±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p3B裸鼠移植瘤治疗后5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dEGFPshBIRC5联合索拉非尼组、单用AdEGFPshBIRC5组、单用索拉非尼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1.78%(P=0.0032)、42.36%(P=0.0059)和29.20%(P=0.0169);与此对应,AdEGFP-shBIRC5联合索拉非尼组与单用索拉非尼组相比,肝癌细胞BIRC5表达被抑制(P=0.0364),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升高(P=0.0296)。结论 针对BIRC5的基因治疗能提高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的敏感性,显著诱导癌细胞凋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紫花牡荆素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探讨
陈周行1,安东建2,曹建国3,夏 红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870. 
摘要 ( 827 )   PDF(pc)(983KB) ( 532 )   收藏
目的 探讨紫花牡荆素(CAS)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A549细胞。MTT法测定CAS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V/PI双染色分析细胞凋亡率;JC-1探针流式细胞术分析线粒体跨膜电位;Westernblotting法分析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CAS能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AnnexinV/PI法检测结果显示10μmol/LCAS作用A549细胞12、24和48h后,凋亡率分别为22.39%、38.66%和64.82%。JC-1探针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CAS能降低A549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Westernblotting显示CAS能促进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上调Bax蛋白表达。结论 CAS具有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增加细胞色素C释放和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PV感染种系型别与宫颈癌变的相关性研究
陈 玲,赵银玲,耿晓星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874. 
摘要 ( 1594 )   PDF(pc)(899KB) ( 816 )   收藏
目的 研究妇女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种系型别分布,探讨不同基因型HPV与子宫颈癌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门诊476例宫颈HPV感染的患者以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试验检测13种高危型HPV,同时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分型技术(HybriMax)进行21种HPV-DNA亚型分析,分析HPV感染型别与宫颈癌变的相关性。结果 476例患者中,HybriMax法检测13种高危型HPV的阳性率为84.9%,HC-Ⅱ法为85.7%,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95.8%,Kappa指数(KI)为0.83。HPV亚型感染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16、58、52、11、33、18、68、31、6、39、53、66、CP8304、51、56、45、59、44和42型,宫颈癌/HSIL组最常见的前6位型别由高到低为16(16.4%)、58(11.3%)、52(8.0%)、33(3.8%)、18(3.4%)和31(2.5%),LSIL组为16(84%)、58(4.6%)、18(3.4%)、33(3.4%)、39(2.9%)和68(2.9%),正常组织/炎症组为16(5.5%)、11(5.0%)、58(4.2%)、6(2.9%)、31(2.1%)和10(2.1%)。正常组织/炎症组、LSIL组、宫颈癌/HSIL组中两种以上HPV亚型感染者分别占22.7%、33.7%和55.3%,最后一组明显高于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哈尔滨地区妇女下生殖道感染HPV型别以16、58、52、11、33、18型较为多见,其中16、58、52、33和18型的致癌性较强。HPV-DNA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变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CM5和STK1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杨 勇1,杨宏新2,高维实1,高艳伟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878. 
摘要 ( 1684 )   PDF(pc)(1199KB) ( 505 )   收藏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TK15)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其相应的部分癌旁组织和32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MCM5和STK15蛋白的表达。结果 4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CM5和STK1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其中MCM5高表达率占84.4%,STK15高表达率占60.0%。MCM5和STK15在甲状腺腺瘤组织中几乎均为低表达,表达率分别为31.3%和18.8%。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组织中,MCM5和STK15几乎不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CM5与STK15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577,P<0.01)。结论 MCM5和STK15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均为高表达,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率,对发现具有恶性潜能的甲状腺腺瘤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2例原发性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析
杨 溪1,张安玲2,张陈平1,钟来平1,郭 伟1,任国欣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882. 
摘要 ( 1670 )   PDF(pc)(931KB) ( 537 )   收藏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52例原发性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52例患者中,42例T3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48.4个月,10例T4a患者为1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2例N0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50.0个月,20例N1患者为29.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17例Ⅲ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55.9个月,35例Ⅳ期患者为3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40例接受化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47.8个月,而未接受化疗者为19.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期、化疗与否及综合治疗方案均与预后相关,而原发灶的处理方式、颈淋巴结清扫术与预后无关。结论 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提倡综合序列治疗,化疗为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分析
陈 静,陈叶珊,周红霞,穆晓倩,伍 钢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887. 
摘要 ( 1843 )   PDF(pc)(933KB) ( 939 )   收藏
目的 探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临床表现、综合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pP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骨组织14例,胸壁6例,腹膜后和四肢软组织各3例,鼻腔鼻窦、椎管内和盆腔各2例,肾脏和肺内各1例。18例患者(包括1例新辅助化疗)行完全切除术,9例行部分切除术,其余7例仅行活检术以确诊,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放化疗。结果 截止于2011年6月,全组病例中有19例死亡,1、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2%和41%。18例完全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和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24个月和12个月,16例非完全切除组分别为14个月和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NET是一种易转移、易复发、侵袭性强的高度恶性肿瘤,采用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可延长生存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ET/CT和CT在局部晚期肺癌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再分期中的比较研究
武雅琴,冯冬杰,许 林,蒋 峰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891. 
摘要 ( 1636 )   PDF(pc)(893KB) ( 493 )   收藏
目的 评价PET/CT和CT在局部晚期(N2)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再分期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 将2005年11月至2010年5月118例经细胞学或病理学确诊的N2 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PET/CT组和CT组,每组59例,在新辅助化疗后分别行PET/CT和CT检查,对评价为缓解或稳定的病例根据显像结果评判纵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相比较,从而对患者进行再分期。结果 CT组45例患者和PET/CT组51例患者评价为缓解或稳定。PET/CT组对N2期NSCLC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再分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88.2%,明显高于CT组的56.0%和68.9%;PET/CT和CT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5.0%和69.5%。CT组纵隔淋巴结分期的诊断相符率为66.7%,低于PET/CT组的85.7%。结论 PET/CT对于N2期NSCLC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的准确再分期有重要价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纵隔淋巴结分期的诊断相符率均高于CT。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林金兰1,黄 诚1,陈 群2,王志刚3,崔同健4,柯明耀5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895. 
摘要 ( 1779 )   PDF(pc)(909KB) ( 529 )   收藏
目的 探讨伊立替康(CPT11)联合顺铂(DDP)方案(IP方案)与吉西他滨(GEM)联合DDP方案(GP方案)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采用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纳入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晚期NSCLC患者88例,按2∶1比例随机分入IP方案组和GP方案组,IP方案组60例,GP方案组28例。IP方案组:CPT-11 100mg/m2,d1、d8;DDP25mg/m2,d1 ~d3;21天为1周期。GP方案组:GEM 1000mg/m2,d1、d8;DDP25mg/m2,d1~d3;21天为1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IP方案组获PR27例,SD16例,PD12例,死亡1例,有效率按意向性治疗分析(ITT)为45.0%,按符合方案分析(PP)为48.2%,中位生存时间为11.2个月,1年生存率为46.4%;GP方案组获PR10例,SD9例,PD7例,有效率按ITT为35.71%,按PP为38.5%,中位生存时间为11.8个月,1年生存率为46.2%。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疲乏和脱发,IP方案组腹泻、疲乏、脱发的发生率高于GP方案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于GP方案组(P<0.05)。结论 IP方案和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确切且无显著差异,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培美曲塞单药与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张 斌,张 霞2,高亚杰3,张 阳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899. 
摘要 ( 933 )   PDF(pc)(973KB) ( 549 )   收藏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二线治疗复发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复治晚期NSCLC患者,其中应用培美曲塞单药治疗27例,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治疗45例。培美曲塞单药组:培美曲塞500mg/m2静滴,第1天。联合组:培美曲塞500mg/m2静滴,第1天;顺铂25mg/m2静滴,第1~3天;或卡铂300mg/m2,静滴,第1天。两组均21天为1周期。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1年生存率,并对老年患者(≥60岁)及病理类型分别作亚组分析。结果 7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无CR病例,获PR11例,SD34例,PD27例。单药组与联合组的DCR(55.6% vs.66.7%)、中位PFS(2.8个月vs.3.6个月)、中位OS(11.9个月vs.9.6个月)和1年生存率(32.0% vs.2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老年患者亚组分析中,单药组与联合组的DCR(61.1% vs.75.0%)、中位PFS(2.8个月vs.3.4个月)、中位OS(10.3个月vs.7.2个月)和1年生存率(31.0% vs.3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毒副反应方面,联合组的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均显著高于单药组。病理亚组中,非鳞癌组的DCR(700% vs.45.5%)和1年生存率(34.0% vs.15.0%)均高于鳞癌组(P<0.05),但两组的中位PFS(3.6个月vs.2.5个月)和中位OS(11.1个月vs.9.4个月)均无明显差
异(P>0.05)。结论 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方案用于复发晚期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均无显著差异,在疗效方面可能对非鳞癌具有一定的优势。与联合组比较,培美曲塞单药组对于≥60岁老年患者的安全性更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研究
陆海林,李 燕,宁志强,曹婷华,陈 超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905. 
摘要 ( 833 )   PDF(pc)(922KB) ( 633 )   收藏
目的 探讨低剂量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38例复发转移乳腺癌女性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具体方案为:多西他赛60mg/m2静滴,d1;卡培他滨950mg/m2口服,每日2次,d1~d14;21天为1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并随访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选取PS评分、绝经状态、ER、HER2、转移数目、既往化疗共6个指标分别建立两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上述
指标对疗效的预测情况。结果 38例患者均接受2~6个周期化疗,获CR3例,PR18例,SD10例,PD7例,有效率(RR)为55.3%(21/38);中位PFS为7.1个月(95%CI:4.8~9.6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乏力、白细胞减少和手足综合征等,其中3~4级白细胞减少为15.8%。6个指标中PS评分(P=0.003)、绝经状态(P=0.043)和转移数目(P=0.021)均与RR有关,仅PS评分为RR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PS评分是PF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低剂量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好,安全性高;PS评分可以作为该方案疗效预测的独立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腔镜下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吴 强1,吴裕中1,孙志华2,邵衡华1,赵一兵1,曲军卫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909. 
摘要 ( 970 )   PDF(pc)(1198KB) ( 515 )   收藏
目的 探讨腔镜下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与腔镜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相似的方法,对2例外阴癌腹股沟拟切除淋巴结手术野内的皮下脂肪进行溶脂和吸脂,再插入腔镜并充入CO2气体,以超声刀切除淋巴结。术野放置负压引流并以盐水软袋压迫。结果 经溶脂和吸脂后,腹股沟皮下显露出众多的淋巴管、小血管以及其间的淋巴结,淋巴结得以容易切除。2例患者术后患处恢复好,经4个月随访,腹股沟局部和下肢均无淋巴水肿。结论 腔镜下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能够方便地实施淋巴结切除,从而保存了大部分淋巴管,对术后腹股沟局部和下肢淋巴回流的影响较小,并且避免了腹股沟区常规手术的大切口,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颈部巨大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张龙城,陈昊鹰,唐正一,陆 升,林文彪,全超坤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912. 
摘要 ( 1551 )   PDF(pc)(1270KB) ( 490 )   收藏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颈部巨大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创面中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对15例侵犯皮肤的颈部巨大恶性肿瘤行肿瘤根治术,应用VSD覆盖创面(治疗组)。术后持续给予665~798mmHg负压引流72h,然后改用间歇负压治疗(负压治疗5min,间歇2min)。术后7~14d停止负压封闭引流,如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行创面植皮术,肉芽组织生长不良则再次行VSD覆盖创面治疗1周后,行创面植皮术。另选取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颈部肿瘤切除加游离组织瓣移植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为2~4h,平均3h;出血量为300~800ml,平均500ml。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4~8h,平均6h;出血量为500~1200ml,平均800ml。治疗组15例患者共接受17例次VSD创面治疗,经治疗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并完全覆盖颈动脉等重要组织结构,术后1~3周创面顺利植皮,植皮愈合率为947%。对照组中1例出现移植皮瓣坏死。结论 VSD用于颈部巨大肿瘤术后缺损创面的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减少交叉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患者易耐受等优点,是一种治疗颈部巨大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应用
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曾冬香,毕延智,凌 扬,杨全良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917. 
摘要 ( 1597 )   PDF(pc)(886KB) ( 491 )   收藏
目的 评价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9例晚期胃癌随机分为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组)25例和单纯化疗(对照组)24例,两组均应用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85mg/m2静滴,第1天;亚叶酸钙50mg静滴,第1、2天;氟尿嘧啶400mg/m2静推,600mg/m2静脉持续滴注22h,第1、2天;2周为1周期)化疗,治疗组同时加用榄香烯乳注射液(500mg静滴,2周为1周期),治疗4周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获CR3例,PR12例,有效率(RR)为60.0%;对照组获CR2例,PR8例,RR为4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7.1个月和5.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分别为11.0个月和9.3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提高为48%,高于对照组的25%(P<0.05)。结论 榄香烯乳注射液能够有效提高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减轻其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初步研究
赵佳鑫,刘晓谦,董白晶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920. 
摘要 ( 1687 )   收藏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2月至2010年9月共18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给予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方案治疗,具体方案为:替莫唑胺150~200mg/(m2·d),口服,d1~d5,28d为1个周期;贝伐单抗5mg/kg,每14d静脉滴注1次。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记录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和6个月总生存率。结果 18例患者获PR6例(33.3%),SD9例(50.0%),PD3例(16.7%)。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6.7%(12/18)和77.8%(14/18)。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均为1~2级。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临床观察
冯 静,林贵山,程惠华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923. 
摘要 ( 1536 )   收藏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作用。方法 将50例鼻咽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hGCSF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每次10ml含漱,治疗组用生理盐水100ml+rhG-CSF900μg溶液每次10ml含漱;每日3~5次,每次10分钟。两组均采用标准分割方式放疗,观察急性口腔黏膜损伤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疗效。结果 放疗20Gy时治疗组的黏膜损伤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68%(P=0.047)。放疗结束治疗组的1~4级黏膜损伤发生率分别为44%、24%、12%和0,对照组分别为16%、28%、44%和8%(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rhG-CSF能够降低鼻咽癌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的发生率,并减轻其损伤程度,值得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手术的临床观察
姜 奕,龙永福,郑晓斌,王 屹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926. 
摘要 ( 1598 )   收藏
目的 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保留膀胱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行保留膀胱手术的41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膀胱部分切除术(PC)29例,行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12例。采用吡柔比星30mg/次膀胱灌注化疗,每周1次,共8次,继而每月1次,共持续1年。每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1次,持续2年。结果 PC组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8%(24/29)和55.2%(16/29),TURBT组分别为75%(9/12)和50%(6/1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组术后肿瘤复发率为34.5%(10/29),首次肿瘤中位复发时间为9.5个月;TURBT组术后肿瘤复发率为41.7%(5/12),首次肿瘤中位复发时间为8.0个月,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身体条件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联合术后化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解读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11]121号)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929. 
摘要 ( 599 )   PDF(pc)(1272KB) ( 4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讲座
人硫酸酯酶1基因的作用机制及抗瘤活性
季卫丹1 综述,苏长青2 审校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947. 
摘要 ( 891 )   PDF(pc)(900KB) ( 487 )   收藏
人硫酸酯酶1(hSulf-1)能够使细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s)脱硫酸化,从而抑制下游肝素结合生长因子信号途径的激活。人恶性肿瘤中hSulf-1常处于失活状态,转染外源性hSulf1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因此hSulf-1是肿瘤基因治疗的一个很有潜力的靶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血管生成疗效的评价:新标准还有多远?
张翠翠,王 晶 综述,李 凯 审校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951. 
摘要 ( 1074 )   收藏
抗血管生成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一种新兴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已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如何更准确地动态评价疗效及预测预后是目前所面临的难题。本文就抗血管生成疗效评价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乳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例
周 鑫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956. 
摘要 ( 997 )   PDF(pc)(846KB) ( 5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耳后Paget病1例
皇 婷1,刘 斌2,王若雨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957. 
摘要 ( 1046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功能性甲状旁腺癌1例
陈 超,陈 红,刘宝瑞,邹征云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0):  959. 
摘要 ( 10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