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 临床肿瘤学杂志
    主管: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卫勤处
    主办: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编辑出版:《临床肿瘤学杂志》社
    主编:秦叔逵
    编辑部主任:龚新雷
    地址:南京市杨公井34标34号
    邮编:210002
    电话:(025)84400143;80864363
    E-mail: lczlx@vip.163.com
    邮发代号:28-267
    刊期:月刊
    定价:每期15元,全年180元
    标准刊号: ISSN 1009-0460
    CN 32-1577/R
目录列表
2017年, 第2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3-31
论著
腔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或顺铂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全国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
秦叔逵1,杨柳青1,梁军2,程颖3,谭清和4,毕经旺5,王理伟6,胡冰7,石建华8,孙国平9,白玉贤10,陶敏11,郭伟剑12,鲁冰13,张贺龙14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193. 
摘要 ( 759 )   PDF(pc)(1013KB) ( 446 )   收藏
目的 观察和确证腔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和/或顺铂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 在全国14家大型医院肿瘤中心开展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的Ⅲ期临床研究(ClinicalTrials.gov注册号:NCT01327235)。入选中等量以上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A组(恩度单药组)、B组(顺铂单药组)和C组(恩度联合顺铂组)。3组均在充分穿刺抽液或引流后给药。A组腔内注射恩度,45 mg/次(胸腔)或60 mg/次(腹腔);B组腔内注射顺铂,40 mg/次;C组为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剂量相同;3组给药时间均为d1、d4、d7,连用3次为1个疗程。参照WHO标准,严密观察客观缓解率(ORR)、疾病进展时间(TTP)、生活质量(QOL)以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并评价安全性。结果 全分析集(FAS) 共纳入317例,其中A组105例,B组104例,C组108例;符合方案集(PPS) 共纳入275例,其中A组98例,B组89例,C组88例。FAS和PPS分别有298例和273例可评价疗效。FAS中A、B、C 3组的ORR分别为48.51%、46.39%和63.00% (P=0.0373),两两比较,C组较A、B组高(P=0.0189)。其中,既往无腔内治疗、胸腔积液、女性、无全身化疗、积液初治、充分引流、血性积液以及非胃癌来源的患者,应用恩度具有更好的ORR(P<0.05或P<0.01)。对于血性积液, A、C组ORR分别为71.05%和80.00%,均显著优于B组的45.16% (P=0.0090);其中,对于血性胸腔积液,A、C组ORR分别为71.42%和88.88%,均显著优于B组的40.00% (P=0.0013)。A、B、C组的中位TTP分别为68.869天、44.951天和69.030天 (P=0.0121);两两比较,A、C组的中位TTP均长于B组 (P=0.0240, P=0.0046)。第3次和第6次用药后,A组QOL评分和KPS评分获得改善人群的比例均显著高于B、C组(P<0.05或P<0.01)。安全性方面,317例均进入安全分析集分析。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6)。结论 采用恩度腔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具有较好疗效,尤其是对血性积液;恩度与顺铂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延长TTP,改善患者QOL,且不增加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雷替曲塞单药治疗不能耐受或不适合5-FU/CF治疗的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全国多中心Ⅳ期临床研究
秦叔逵1,杨柳青1,李进2,刘云鹏3,程颖4,徐农5,叶正宝6,
徐建明7,白玉贤8,梁军9,黄建瑾10,郑磊贞11,于丁12,王哲海13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03. 
摘要 ( 575 )   PDF(pc)(947KB) ( 362 )   收藏
目的 开展国产雷替曲塞(赛维健)上市后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观察和评价雷替曲塞单药治疗不能耐受或者不适合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治疗的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单臂、全国多中心的Ⅳ期临床研究设计。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15 min,21天为1个周期。治疗持续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主要研究目的是安全性评价,采用NCI CTC 3.0版标准。次要目的为有效性评价,客观疗效按照RECIST 11版标准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疾病控制率(DCR)、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共入组215例患者,其中205例患者进入安全分析集(SS),204例患者进入全分析集(FAS)。在研究过程中,92例患者发生394例次的不良事件(AEs),其中1~2级占94.4%,3~4级仅占5.3%;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为5.8%。最常见的AEs是转氨酶升高、白细胞减少、恶心和疼痛。治疗过程中,监测肝酶水平发现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在第1周期雷替曲塞治疗后开始升高,在第2或第3周期时达到峰值,第4周期恢复至基线水平。与此同时,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水平未见明显升高。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137%。最常见的消化道AEs包括恶心(8.3%)、腹泻(4.4%)和呕吐(3.9%)。心电图异常罕见。全组无治疗相关性死亡事件发生。二线、三线治疗的DCR分别为49.5%和37.3%,中位OS分别为13.6个月和8.9个月。结论 国产雷替曲塞(赛维健)单药治疗含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方案治疗失败或者不适合5FU/CF治疗的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良好,同时其疗效确切,且与5FU不存在完全交叉耐药, 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BCG4表达与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杨锋,王雪娇,杨三虎,张亮,杨光,张志培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09. 
摘要 ( 386 )   PDF(pc)(1550KB) ( 272 )   收藏
目的 检测ABCG4 mRNA和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病理类型及NSCLC细胞耐药的相关性,为研究其耐药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ABCG4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MTT法检测NSCLC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析药物敏感性与ABCG4 mRNA和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ABCG4蛋白阳性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和胞质,其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9%(68/92),而在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几乎不表达。ABCG4蛋白在肺鳞癌和肺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和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吉西他滨、多柔比星、紫杉醇和顺铂在NSCLC组织中的药物敏感程度与其相应组织中ABCG4蛋白阳性表达有关(rs均>0.3,P均<0.05);除紫杉醇外,环磷酰胺、吉西他滨、多柔比星和顺铂在NSCLC组织中的药物敏感程度与其相应组织中ABCG4 mRNA表达量有关(P均<0.05)。
结论 ABCG4在肺鳞癌、肺腺癌中高表达,其表达程度与NSCLC部分化疗药物耐药有关,为进一步研究ABCG4在NSCLC中的表达及可能耐药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转移相关miRNA的差异表达谱及miR-218的生物学分析
李琴,于仕杰,王齐,方红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14. 
摘要 ( 437 )   PDF(pc)(1180KB) ( 334 )   收藏
目的 探讨胃癌转移相关微小RNA(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并进行miR-218的生物学分析。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及miRNA芯片法检测低转移潜能的胃癌细胞亚系(SGC7901-NM、MKN28-NM)与高转移潜能的胃癌细胞亚系(SGC7901-M、MKN28-M)间miRNA的差异表达。提取不同转移潜能胃癌细胞系和10例胃癌冰冻组织及相应的转移淋巴结中的总RNA,利用qPCR检测miR-218在不同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对不同转移潜能的胃癌细胞亚系进行芯片检测发现,与SGC7901-NM细胞比较,SGC7901-M 细胞有47个分子表达下调,15个分子表达上调。与MKN28-NM细胞比较,MKN28-M细胞有41个分子表达下调,83个分子表达上调。在SGC7901-M及MKN28-M细胞中,34个分子表达均出现下降,11个分子表达均出现上升。对不同转移潜能的胃癌细胞亚系以及人永生化正常胃黏膜细胞系GES进行检测可以发现,4种不同转移潜能的胃癌细胞亚系中miR-218的表达均低于正常胃黏膜细胞系GE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高转移潜能胃癌细胞亚系中miR-218的表达均低于低转移潜能胃癌细胞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转移淋巴结中miR-218的表达水平为0.23±0.02,低于胃癌原发灶的1.0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转移相关miRNA会出现差异表达情况,高转移潜能胃癌细胞中的miR-218表达水平上调可能与胃癌转移存在一定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孔庆丽,谭桂艳,韩磊,杨东,王军业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19. 
摘要 ( 396 )   PDF(pc)(1171KB) ( 238 )   收藏
目的 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LMP2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0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LMP2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LMP2A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76例随访患者LMP2A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 LMP2A在癌旁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高表达率为47.0%(47/100);LMP2A高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管浸润、血管浸润、临床分期有关(P<0.05);LMP2A高表达组的中位OS和PFS分别为52.0个月(95%CI:43.8~60.2个月)和47.0个月(95%CI:32.9~61.1个月),而LMP2A低表达组的中位OS和PFS均未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P2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肠癌组织中Capn4和Ki-6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东华,贾喜花,郑淑君,赵霞,张丙信,王晓博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23. 
摘要 ( 318 )   PDF(pc)(1516KB) ( 235 )   收藏
目的 探讨钙蛋白酶小亚基-1(Capn4)和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结肠癌及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apn4和Ki-67的表达,并分析Capn4和Ki-67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apn4和Ki-67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3%(52/70)和84.3%(59/7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2.9%(8/35)和17.1%(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n4、Ki-67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P>0.05)。Capn4与Ki-67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4,P<0.05)。结论 Capn4和Ki-67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吉奥治疗紫杉类及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效果分析
祝朝富1,李卓虹1,安佰平1,李丹1,蓝兰1,黄洪婕2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27. 
摘要 ( 311 )   PDF(pc)(898KB) ( 267 )   收藏
目的 比较长春瑞滨(NVB)联合卡培他滨(XLD)或替吉奥(S-1)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肿瘤内科住院的对紫杉类及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64例,其中33例患者接受NVB联合XLD方案(NX组),31例患者接受NVB联合S-1方案(NS组)。NX组具体方案为:NVB 25 mg/m2静脉滴注,d1、d8;XLD 2000 mg/m2,分2次口服,d1~d14。NS组的具体方案为:NVB 25 mg/m2静脉滴注,d1、d8;S1 40 mg(体表面积≤125 m2)、50 mg(125 m2<体表面积<15 m2)或60 mg(体表面积≥1.5 m2),口服,每日2次,d1~d14。两组均21天为1周期。2个周期后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评价近期疗效,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毒性判定标准(NCI-CTCAE)4.0评价毒性反应,同时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全组6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NX组33例患者中获CR 3例,PR 13例,SD 12例,PD 5例,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85%和848%;NS组31例患者中获CR 3例,PR 13例,SD 8例,PD 7例,RR和DCR分别为516%和774%。两组RR和DC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X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8个月,与NS组的7.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以1~2级为主,均可耐受。NX组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NS组(45.5% vs. 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VB联合XLD或S-1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相当,毒副反应较轻且均可耐受,NVB联合S-1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低,两种方案均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南京地区10 221例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管文燕1,柏涛1,郑金榆1,周卫红2,叶庆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32. 
摘要 ( 289 )   PDF(pc)(1276KB) ( 239 )   收藏
目的 探讨南京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 DNA检测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效果。方法 收集南京地区10 221例女性体检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运用多重荧光PCR技术进行HR-HPV DNA检测(包括12种不分型、HPV-16、HPV-18),并结合同时送检的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和187例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 221例受检标本检出HR-HPV感染1037例(10.15%);HPV不分型12种为最常见感染型别,占7.86%。<45岁与≥45岁人群比较,HR-HPV感染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随着年龄增加,HR-HPV 感染者中发生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比例增加,≥45岁与<45岁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TCT检测显示,细胞学异常组的HR-HPV感染率为54.22%(199/367),显著高于细胞学正常或慢性炎症组的8.50%(838/9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相比HPV不分型12种,16型和18型与细胞病变级别增加的关系更加密切(P=0.0000);随着病变病理级别增高,16型阳性率增高,即16型感染与CIN级别增加有关(P=0.003)。结论 HR-HPV筛查可以考虑提前至25岁,且45岁以上女性作为HR-HPV高发人群应密切随访;HPV-16感染在诱发细胞高度病变进而进展为宫颈癌前病变中起重要作用;HR-HPV DNA检测可作为有效的初筛工具应用于宫颈癌前病变高风险人群的风险分层管理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药联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晚期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疗效分析
李梅1,2,窦豆1,罗杰3,邹国铭4,刘青1,谭煌英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38. 
摘要 ( 360 )   PDF(pc)(936KB) ( 306 )   收藏
目的 探讨中药汤剂辨证施治联合生长抑素类似物(SSA)治疗晚期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1年9月至2015年8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就诊的晚期GEP-NET患者39例,原发部位分别为胰腺19例、直肠8例、小肠8例、胃1例和原发灶不明的肝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均给予中药汤剂联合SSA治疗,具体治疗方案: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善龙)20 mg,肌肉注射,3~4周1次或注射用醋酸兰瑞肽(索马杜林)40 mg,肌肉注射,10~14天1次;同时根据患者情况予中药辩证施治,每日1剂,早晚分服。每3个月采用RECIST 1.1标准评估疗效,采用NCI-CTC 3.0标准观察和判定不良反应。根据随访资料记录疾病进展时间(TTP)并动态监测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的变化。结果全组3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20例获疾病进展,19例获稳定,有效率为0,疾病控制率为48.7%,中位TTP为22.9个月。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胆结石和1~2级腹泻。结论中药汤剂辨证施治联合SSA治疗可能延长晚期GEP-NET患者的TTP,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观察使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组织中SOX2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Meta分析
高子夜1,刘佩2,刘晓波3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43. 
摘要 ( 284 )   PDF(pc)(2096KB) ( 337 )   收藏
目的 探讨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以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SOX2表达与胃癌研究的文献,检索年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6年10月1日。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并进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胃癌组织1492例,正常胃组织7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SOX2在胃癌与正常胃组织(OR=0.16,95%CI:0.11~0.23)、胃癌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OR=2.66,95%CI:1.54~4.59)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OX2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OR=0.54,95%CI:0.26~1.11)、临床Ⅰ+Ⅱ期与临床Ⅲ+Ⅳ期(OR=2.23,95%CI:0.82~6.09)、浸润深度T1+T2与T3+T4(OR=1.44,95%CI:0.64~3.22)、男性与女性(OR=1.10,95%CI:0.82~1.47) 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X2的表达与胃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74例皮肤黑色素瘤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吕青1,张恋茹1,季留连1,陈红2,刘芹1,刘宝瑞1,邹征云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49. 
摘要 ( 362 )   PDF(pc)(964KB) ( 269 )   收藏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4例皮肤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分为联合免疫治疗和未联合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方法包括细胞因子治疗和过继性免疫细胞回输疗法,未联合免疫治疗者包括术后未治疗的以及术后仅行辅助放疗或辅助化疗的患者。根据随访资料分析预后情况,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分别为 32.0个月(95%CI: 20.2~43.8个月)和23.0个月(95%CI: 16.4~29.6个月)。Ⅲ期患者术后联合免疫治疗较未联合免疫治疗中位OS延长(38.0个月 vs. 10.0个月,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期、淋巴结转移、原发灶溃疡和肿瘤Breslow厚度是影响皮肤黑色素瘤OS的独立因子,分期、淋巴结转移、原发灶溃疡和肿瘤Breslow厚度是影响DFS的独立因子。结论 年龄、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Breslow厚度和原发灶溃疡均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Ⅲ期患者术后联合免疫治疗可延长OS。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9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黄晓路,顾康生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55. 
摘要 ( 368 )   PDF(pc)(991KB) ( 589 )   收藏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9例 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39例AITL患者治疗均采用全身化疗,其中29例行标准CHOP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客观疗效。采用 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各亚组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39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62岁,男女比例为2.5∶1,Ann Arbor分期Ⅲ~Ⅳ期者30例,ECOG评分>1者13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者29例,β2微球蛋白(β2MG)升高者20例,低白蛋白水平者19例,淋巴细胞数增多者19例,结外侵犯数目>1者12例,有浆膜腔积液者16例,Ki67≥50% 者11例,IPI评分2~5 者33例。全组患者获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14例,有效率(RR)为58.9%。全组患者预期1、2、3 年生存率分别为81%、59%、40%,中位OS为27个月(95%CI:15.139~38.861个月),中位PFS为9个月(95%CI:1.317~16.68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1、结外侵犯数目>1、有浆膜腔积液、Ki-67≥50%与AITL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结论 AITL是一种侵袭性强、预后不良的疾病。患者治疗前ECOG评分、结外侵犯数目、是否存在浆膜腔积液和Ki-67水平可作为其预后的参考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应用
开腹与后腹腔镜术式治疗肾上腺良性肿瘤的比较
付亚军,王青富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60. 
摘要 ( 277 )   PDF(pc)(867KB) ( 313 )   收藏
目的 探讨开腹与后腹腔镜术式对肾上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ICU转送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肾上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术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后腹腔镜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ICU转送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CU转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腹腔镜术式治疗肾上腺良性肿瘤可有效减轻医源性损伤程度,促进术后早期康复,且有助于避免术中及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开腹术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讲座
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现状及展望
张艳秋,王昳凡,王简,殷咏梅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64. 
摘要 ( 435 )   PDF(pc)(998KB) ( 858 )   收藏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高表达被视为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但随着抗HER2治疗药物研发的进步、新辅助治疗理念的建立及临床经验的积累,其预后已得到改善。新辅助治疗是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并被广泛用于可手术的早期患者,以提高保乳率。新辅助治疗与术后辅助治疗同样可以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近年来曲妥珠单抗等抗HER2靶向药物及治疗方法发展迅速,新辅助治疗为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相关问题已成为肿瘤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对此作一简要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泌体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薛颖,李琦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72. 
摘要 ( 359 )   PDF(pc)(939KB) ( 349 )   收藏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预后极差。HCC的发生涉及多种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变,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的一种,可介导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近年来发现外泌体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可应用于肝癌的诊断与治疗。本文就外泌体的组成与功能及其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检查点PD-1/PD-L1通路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
张明辉,王燕,李国良,王艳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77. 
摘要 ( 379 )   PDF(pc)(901KB) ( 513 )   收藏
小细胞肺癌(SCLC)主要的特点为生长迅速且早期易发生广泛转移。尽管SCLC对于化疗和放疗敏感,但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在治疗后发生复发转移,预后差。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尤其程序化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化细胞死亡配体-1(PD-L1)拮抗剂在SCLC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均获得了良好效果,并且能够延长患者生存。免疫检测点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在未来可能会改变SCLC治疗模式。此外,有限的数据显示出PD-L1表达可能成为筛选获益人群一个有效的生物标记物。本文总结PD-L1作为标记物的发展历程,并同时阐述PD-1/PD-L1抑制剂在SCLC治疗中的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帕替尼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江昌,缪雨青,王湛,王杰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81. 
摘要 ( 300 )   PDF(pc)(894KB) ( 298 )   收藏

血管生成在细胞生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肿瘤发生的基础。因此,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是抗肿瘤的有效途径。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抑制剂,通过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2(VEGFR-2)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阿帕替尼最初在胃癌治疗中取得成效,随后在乳腺癌、肺癌、肝癌以及软组织等肿瘤中亦发现了其应用前景。本文将阿帕替尼在多种实体肿瘤中的相关临床试验进行综述,使读者更加全面地认识阿帕替尼,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并期望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一些新的选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上肢恶性蝾螈瘤1例

姚娟, 赵红梅,苑红梅,杜鹃,李萍,唐萌萌,吴爱萍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85. 
摘要 ( 278 )   PDF(pc)(1665KB) ( 255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照射联合后装腔内放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1例
马岩,于雷,陈志深,邱玲,葛莹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7 (3):  287. 
摘要 ( 228 )   PDF(pc)(1576KB) ( 2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