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 临床肿瘤学杂志
    主管: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卫勤处
    主办: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编辑出版:《临床肿瘤学杂志》社
    主编:秦叔逵
    编辑部主任:龚新雷
    地址:南京市杨公井34标34号
    邮编:210002
    电话:(025)84400143;80864363
    E-mail: lczlx@vip.163.com
    邮发代号:28-267
    刊期:月刊
    定价:每期15元,全年180元
    标准刊号: ISSN 1009-0460
    CN 32-1577/R
目录列表
2011年, 第16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1-12-31
专家论坛
汉防已甲素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机制研究
刘申香1,成红艳2,胡守友3,孙新臣4,曹远东4,童建东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057. 
摘要 ( 1679 )   PDF(pc)(1591KB) ( 559 )   收藏
目的 探讨汉防已甲素(Tet)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设不同浓度Tet处理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观察Tet对Eca-109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观察Tet对Eca109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ting、RT-PCR观察Tet对Eca-109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Tet对Eca-109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Tet干预48、72hEca-109细胞的IC50分别为(20.886±0.215)μmol/L和(14.352±0.102)μmol/L。30μmol/LTet处理细胞48h后,电镜下可见细胞缩小,核裂解,凋亡小体形成。分别以20、30、40μmol/L的Tet干预Eca-109细胞48h后,流式细胞术显示早期凋亡率依次为0.12%、0.34%和0.31%,中晚期凋亡率依次为4.02%、7.43%和77.42%;RT-PCR和Westernblotting显示,Bcl-2蛋白和mRNA表达均随Tet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调(P<0.05),Bax蛋白和mRNA表达均随Tet浓度增加而逐渐上调(P<0.05),而p53蛋白水平在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Tet可以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对结肠癌SW480细胞株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骆红蕾,喻晓娟,何敬东,李 进,冯婉婷,陈小飞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063. 
摘要 ( 2135 )   PDF(pc)(1074KB) ( 531 )   收藏
目的 研究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IFITM1)对结肠癌SW480细胞株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构建IFITM1/pEGFP-C3重组质粒并且转染大肠癌细胞株SW480,免疫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SM)、RTPCR和Westernblotting鉴定IFITM1/pEGFP-C3重组质粒。G418筛选稳定过表达IFITM1的SW480细胞株(IFITM1/SW480),细胞侵袭性实验、明胶酶法测定MMP-2和MMP-9活性,Westernblotting检测MMP-9蛋白表达及IFITM1/SW480侵袭和转移能力。结果 成功构建IFITM1/pEGFP-C3重组表达质粒,获得IFITM1/SW480细胞株;细胞侵袭实验显示SW480细胞、IFITM1/SW480细胞的细胞穿透数分别为(448.64±38.09)个和(540.45±44.6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明胶酶法测定显示IFITM1/SW480细胞MMP-2、MMP-9活性较SW480和pEGPF/SW480细胞明显增强。Westernblottin显示IFITM1/SW480细胞MMP-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W480和pEGFP/SW480细胞株。结论 IFITM1可增加大肠癌SW480细胞株侵袭和转移的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缪小辉,宋 勇,吕镗烽,展 平,刘红兵,吕艳玲,袁冬梅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068. 
摘要 ( 1722 )   PDF(pc)(673KB) ( 492 )   收藏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钙粘附蛋白(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NSCLC组织及1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NSCLC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33.75% (27/80),显著低于肺良性病变组织的80.0%(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E-cadherin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30),与性别、年龄、吸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E-cadherin表达与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显著相关(P=0.018);E-cadherin阴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为31.5个月,阳性表达者为44.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E-cadherin在NSCLC淋巴结转移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β-tubulinⅢ表达与微管蛋白结合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肖永营,宋 勇,施 毅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072. 
摘要 ( 1540 )   PDF(pc)(923KB) ( 571 )   收藏
目的 探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含微管蛋白结合类化疗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ⅢB、Ⅳ期NSCLC初治患者1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活检癌组织中β-tubulinⅢ的表达。所有患者行4~6个周期异长春花碱或紫杉类联合顺铂化疗,评价治疗有效率(RR),随访总生存时间(OS)和肿瘤进展时间(TTP),分析上述指标以及临床特征与β-tubulinⅢ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53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β-tubulinⅢ高表达者(n=31)的RR、OS、TTP分别为9.4%、(277.26±112.82)天和(170.06±71.45)天,均显著低于β-tubulinⅢ低表达者(n=22)的45.5%、(457.32±207.12)天和(289.45±129.78)天(P<0.001)。β-tubulinⅢ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吸烟情况、TNM分期、基础疾病情况、合并症、癌症家族史、PS评分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结论 进展期NSCLC的β-tubulinⅢ表达情况可能与接受微管蛋白结合类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低表达者疗效及预后均优于高表达者。β-tubulinⅢ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CYFRA21-1、CEA及NSE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王小杰,刘佳丽,许崇安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076. 
摘要 ( 713 )   PDF(pc)(787KB) ( 846 )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CBMDisc、CNKI及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均从建库到2010年10月,收集有关CYFRA21-1、CEA及NSE诊断NSCLC的临床研究,手工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及杂志、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汇编等。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研究并提取数据,采用MetaDisc1.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4个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病例组1145例,对照组85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FRA21-1的诊断优势比(DOR)为14.80(95%CI:9.56~22.91),灵敏度为61%(95%CI:58% ~64%),特异度为85%(95%CI:83% ~87%);血清CEA的DOR为9.31(95%CI:5.18~16.71),灵敏度为50%(95%CI:46% ~55%),特异度为89%(95%CI:85% ~92%);血清NSE的DOR为5.77(95%CI:3.34~9.97);灵敏度为24%(95%CI:20% ~28%),特异度为94%(95%CI:91% ~97%);血清CYFRA21-1与CEA联合检测的DOR为14.20(95%CI:6.12~32.95),灵敏度为75%(95%CI:65% ~83%),特异度为82%(95%CI:70% ~9.1%);血清CYFRA21-1、CEA及NSE三项联合检测的DOR为37.96,灵敏度为51%,特异度为97%。结论 血清CYFRA21-1检测对NSCLC的诊断效能优于CEA和NSE,其中两项或三项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项检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ng-1、Ang-2和Tie-2表达在乳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张兰胜,陈冬波,贾晓民,王保庆,凌桂琴,张世强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080. 
摘要 ( 1720 )   PDF(pc)(568KB) ( 459 )   收藏
目的 检测乳腺癌Ang-1、Ang-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水平,探讨三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9例乳腺癌标本、68例癌旁组织及42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Ang-1、Ang-2、Tie-2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分析它们与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 Ang-2及Tie-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3%、67.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1.6%、19.2%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的23.3%、18.9% (P<0.05);Ang-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7.8%,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48.6%及乳腺纤维腺瘤组织的51.7%(P<0.05)。Ang-2、Tie-2的表达与分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乳腺癌组织的MVD为25.6±9.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5.6±2.7和乳腺纤维腺瘤的6.9±3.1(P<0.05)。Ang-1表达与MVD呈负相关(r=-0.391,P<0.05),Ang-2、Tie-2的表达与MVD均呈正相关(r=0.586,P<0.05;r=0.417,P<0.05)。结论 Ang-1、Ang-2和Tie-2在乳腺癌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Ang-2、Tie-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组织p57KIP2和Bax蛋白的表达及与凋亡的关系
卢书明1,张竹青2,潘 科3,刘丽娜1,吕 申4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084. 
摘要 ( 1553 )   PDF(pc)(915KB) ( 484 )   收藏
目的 探讨p57KIP2和Bax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凋亡的关系,并分析两种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7KIP2和Bax蛋白在57例胃癌组织和48例非癌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TUNEL法检测相应的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p57KI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3.9%,显著低于非癌胃黏膜组织的79.2%(P<0.05);胃癌组织中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51%,明显低于非癌胃黏膜组织的72.9%(P<0.05)。胃癌组织p57KIP2蛋白阳性表达者的凋亡指数为5.21±1.33,高于其阴性表达者的2.02±0.92(P<0.01);Bax蛋白阳性表达者的凋亡指数为5.52±1.28,高于阴性表达者的2.28±1.09(P<0.01)。高中分化腺癌组织的细胞凋亡指数为5.72±1.25,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组织的2.54±0.98和黏液癌组织的3.28±1.25(P<0.05)。在胃癌组织中,p57KIP2与Bax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83,P<0.01)。结论 p57KIP2或Bax蛋白低表达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可能在肿瘤细胞凋亡的调节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d2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邱建龙1,杨维群2,徐海刚3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088. 
摘要 ( 1582 )   PDF(pc)(1058KB) ( 461 )   收藏
目的 探讨分化抑制因子(Id2)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上皮性卵巢癌、3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15例良性上皮性肿瘤中Id2的表达情况,分析Id2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与ER、P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在卵巢癌、交界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组织中,Id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8%、56.7%和13.3%,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阳性率分别为35.5%、66.7%和73.3%,PR阳性率分别为38.2%、63.3%和66.7%,ER或PR阳性率在良性肿瘤与卵巢癌、交界性肿瘤与卵巢癌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与交界性肿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癌中,Id2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ER和PR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Id2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潜在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鳞癌全量放化疗后复发补救手术患者的生存期分析
张德荣1,陈俊强2,柳硕岩1,朱坤寿1,应敏刚3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092. 
摘要 ( 1573 )   PDF(pc)(576KB) ( 456 )   收藏
目的 评价食管鳞癌全量放化疗后复发补救性食管切除手术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58例食管鳞癌根治性放化疗后复发补救性食管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术后pTNM分期等参数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58例患者均予右胸入路,经后纵隔食管床胃代食管重建消化道,行颈胸腹三切口颈部吻合术式43例,胸腹二切口胸内吻合15例。R0切除50例,R1切除8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分别为22.4%和3.4%。术后中位总生存期为59.9个月,5年生存率为49.3%。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pT、pN分期为影响术后远期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 食管鳞癌全量放化疗后复发予以补救性食管切除手术的风险较高,但可延长生存。术后pT分期、pN分期可以为术后的生存预测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奈达铂、氟尿嘧啶联合紫杉类药物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观察
周 青,陈 嘉,陈凌翔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096. 
摘要 ( 2009 )   PDF(pc)(566KB) ( 509 )   收藏
目的 评价以奈达铂(NDP)和氟尿嘧啶(5-FU)方案(NF方案)为基础联合紫杉类药物一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收治的302例经病理确诊的晚期食管癌临床资料。NF方案组90例,具体为:NDP80mg/m2静滴,第1天;5-FU500mg/m2静滴,第1~5天。联合治疗组212例,在NF方案基础上分别联合:(1)紫杉醇(PTX)135mg/m2静滴,第1天;(2)多西紫杉醇(DOC)75mg/m2静滴,第1天。所有方案21天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所有患者完成2~6个周期化疗,每周期评价毒副反应。结果 302例均可评价疗效,NF方案组和联合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64.4%(58/90)和62.7%(133/21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7.8%(79/90)和92.5%(196/21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F方案组3~4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10.0%(9/90)、4.4%(4/90),未出现消化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联合治疗组3~4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6.6%(14/212)、3.8%(8/212),2~3级消化道反应为4.2%(9/212),1~2级肝功能损害为1.9%(9/212)。结论 NF方案或联合紫杉类药物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肯定,但联合紫杉类药物未能明显提高近期疗效,且出现较高的消化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NF方案仍建议为晚期食管癌的首选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CA72-4预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胡江鸿1,倪国华2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100. 
摘要 ( 1882 )   PDF(pc)(629KB) ( 704 )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清糖链抗原72-4(CA72-4)水平在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动态监测71例胃癌患者根治术术前、术后至复发的血清CA72-4水平,分别记录复发前血清CA72-4高于正常组(A组)首次出现CA72-4升高值及其距手术时间和距复发时间,以及A组与复发前血清CA72-4正常组(B组)的无病生存期(DF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A组患者6个月内复发的血清CA72-4阈值。结果 71例复发患者中A组为43例,B组为28例,两组的中位DFS分别为18.4个月和26.9个月(P=0.000)。A组患者首次出现CA72-4升高值及其距手术时间和距复发时间分别为(57.7±26.8)U/ml、12.4个月和5.2个月。在A组中,首次出现CA724升高的6个月内复发者为26例,中位距复发时间为4.5个月;6个月以上复发者17例,中位距复发时间为9.5个月,经ROC计算6个月内复发的血清CA72-4阈值为56.8U/ml(Az=0.941)。71例患者复发前首次出现血清CA72-4≥56.8U/ml组的中位DFS为17.0个月,低于复发前首次出现血清CA72.4升高且<56.8U/ml组的21.1个月和B组的26.9个月(P=0.000)。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CA72-4水平对胃癌根治术后复发具有早期预测作用,尤其当首次检测血清CA72-4升高且≥56.8U/ml时能够较好地预测胃癌的复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联合博来霉素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张 娟,孙秋实,张凌云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104. 
摘要 ( 1043 )   PDF(pc)(562KB) ( 598 )   收藏
目的 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hmTNF)联合博来霉素(BLM)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收集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112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胸腔置中心静脉导管排尽胸腔积液后分为3组。rhmTNF组32例胸腔内灌注rhmTNF200万~300万单位,BLM组41例胸腔内灌注BLM40~60mg,联合组39例胸腔内联合灌注rhmTNF200万~300万单位和BLM40~60mg。3组患者均每周治疗2次,共4次。治疗后1个月
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KP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rhmTNF组、BLM组和联合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6.9%、46.3%和82.1%,联合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主要毒副反应为发热及胸痛,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mTNF组、BLM组和联合组KP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53.1%、51.2%和84.6%,联合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mTNF联合BLM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有效、安全,值得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应用
厄洛替尼在晚期胰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隆艳艳,王 飞,石 燕,陈 丽,戴广海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108. 
摘要 ( 1108 )   PDF(pc)(589KB) ( 672 )   收藏
目的 观察厄洛替尼在晚期胰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厄洛替尼初治(2例)和复治(15例)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口服厄洛替尼(100mg/日或150mg/日)至少1个周期。结果 无1例患者达CR,获PR1例,SD8例,PD8例,疾病控制率为52.9%(9/1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4个月(0.7~8.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0个月(6.0~21.0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1~2级皮疹和4级以下血液学毒性,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厄洛替尼在晚期胰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单药维持或与放疗、化疗等联合应用,是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有效选择之一;积极的综合治疗能显著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罗自勉,周新伏,雷晓宇,尹亚飞,谭振清,石 煌,朱凯波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112. 
摘要 ( 1731 )   收藏
目的 比较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PAD方案)与长春新碱联合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VA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PAD方案组41例患者给予硼替佐米1.3mg/m2静推,第1、4、8、11天;阿霉素10mg/d静滴,第1~4天;地塞米松20mg/d静滴,第1~4天,3周为1个周期,每例接受2~6个周期化疗。40例VAD方案组患者予长春新碱0.5mg/d静滴,第1~4天;阿霉素10mg/d静滴,第1~4天;地塞米松20mg/d静滴,第1~4天,4周为1个周期,每例接受2~8个周期化疗。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化疗2个周期后,PAD方案组获显效22例(53.7%),VAD方案组获显效10例(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症状、周围神经炎、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感染,多为1~2级,经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结论 PAD方案治疗初治MM的显效率明显高于VAD方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赵修义1,邵亚辉1,汪延明,张爱民2,郑金峰3,田 军1,孙 奔1,葛 伟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115. 
摘要 ( 823 )   收藏
目的 探讨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病理学、影像学特征及治疗和预后情况,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报告1例确诊为肾脏IMT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例肾脏IM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病理检查及临床表现与转归有一定特征性:(1)CT平扫呈等密度,边界欠清晰,增强扫描皮质期及实质期均呈轻到中度强化,且强化不均,排泄期呈带状环形强化,肿块邻近脂肪囊密度增高,肾筋膜明显增厚,增厚的包膜较广泛;PET/CT检查示肿块FDG代谢增高,肾外其他部位未见明确肿瘤转移征象。(2)镜下见肿瘤内梭形细胞分布,并见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肿瘤细胞平滑肌特异性肌动蛋白弥漫(+)、结蛋白局灶(+)。(3)临床上无血尿表现,随访未见病灶复发或扩散。结论 肾脏IMT少见,容易误诊,熟悉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表现对IMT正确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肾脏IMT临床预后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部伽玛刀序贯TP方案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苏加利,易正生,孙正良,李学文,范明明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119. 
摘要 ( 672 )   收藏
目的 观察体部伽玛刀序贯TP方案(多西他赛+卡铂)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60例70岁以上患者均采用体部伽玛刀放疗,50% ~60%处方剂量线,4~6Gy/次,每周3~5次,总剂量36~50Gy,生物等效剂量56~75Gy。体部伽玛刀治疗结束后1~2周序贯TP方案化疗,具体为:多西他赛75mg/m2静滴,d1;卡铂300mg/m2静滴,d1,21~28天为1周期,共化疗2~4周期。化疗结束后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6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总有效率为95.0%。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7%、52.4%和283%。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6.7%,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8.3%,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75.0%,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0.0%,均为1~2级。结论 体部伽玛刀序贯TP方案治疗老年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好,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与解读
防治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中华血液学会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122. 
摘要 ( 1386 )   PDF(pc)(841KB) ( 5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讲座
Endoglin(CD105)在肿瘤新生血管靶向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杨 华 综述,邹利光 审校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130. 
摘要 ( 738 )   PDF(pc)(570KB) ( 933 )   收藏
Endoglin(CD105)是最可靠的内皮细胞增殖标志物,在肿瘤新生血管中过表达。基于Endoglin的靶向显像可以了解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情况,并为新生血管靶向治疗提供依据。在生物治疗方面,单克隆抗体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而基于抗Endoglin抗体的肿瘤靶向治疗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对基于Endoglin的靶向诊断及治疗作一简要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新进展
王阿曼,蔡 欣,刘基巍 综述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134. 
摘要 ( 1114 )   收藏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且预后差的恶性肿瘤,约占肺癌的15% ~20%,其初始对化疗敏感,但极易复发。复发后二线治疗的选择至今仍是难题,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证实二线化疗优于最佳支持治疗。拓扑替康是目前唯一批准用于SCLC二线化疗的药物。此外,多种靶向治疗药物也已进行了临床试验。本文将对SCLC二线治疗药物及进
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叶 丹1 综述,程惠华2 审校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139. 
摘要 ( 1602 )   收藏
放射性肺损伤后期表现为肺纤维化,临床反应重,常导致放疗患者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归巢到受损的肺部,通过诱导分化进行组织修复,有可能使其成为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有力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机制的研究进展
褚 彬 综述,白砚霞 审校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142. 
摘要 ( 924 )   收藏
肿瘤患者凝血系统常被激活而处于高凝状态,易于形成血栓。静脉血栓事件的防治是目前肿瘤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在治疗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同时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本文简要综述有关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延长肿瘤患者生存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RAF分子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谭清和,陈 佳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146. 
摘要 ( 1142 )   收藏
结直肠癌经典化疗方案是以氟尿嘧啶为主的联合化疗。近年来,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治疗被广泛讨论,且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取得一定疗效。目前,对抗EGFR靶向治疗的疗效研究已经涉及到相关基因的表达状态,如既往探讨较多的KRas基因表达,新近又发现BRAF基因的突变在结直肠癌的发展以及抗EGFR靶向药物的疗效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就BRAF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作为临床预后监测及耐药预测指标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鞍区胚胎癌射波刀治疗1例
汪 洋,沈泽天,朱锡旭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150. 
摘要 ( 1002 )   PDF(pc)(1031KB) ( 4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放疗应用墨水勾画照射野引起皮肤过敏1例
种道群,王 蓉,陈卫东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2):  1152. 
摘要 ( 9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