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 临床肿瘤学杂志
    主管: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卫勤处
    主办: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编辑出版:《临床肿瘤学杂志》社
    主编:秦叔逵
    编辑部主任:龚新雷
    地址:南京市杨公井34标34号
    邮编:210002
    电话:(025)84400143;80864363
    E-mail: lczlx@vip.163.com
    邮发代号:28-267
    刊期:月刊
    定价:每期15元,全年180元
    标准刊号: ISSN 1009-0460
    CN 32-1577/R
目录列表
2013年, 第18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3-07-31
论著
45例中国人眼部恶性黑色素瘤GNAQ突变分析
张虔男,孔燕,梁龙,马家芳,代杰,李怡倩,周琳,王薇,郭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577. 
摘要 ( 1414 )   PDF(pc)(1441KB) ( 485 )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国人眼部恶性黑色素瘤GNAQ的突变情况,并分析GNAQ突变与眼部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45例中国人眼部恶性黑色素瘤组织标本(葡萄膜黑色素瘤27例,非葡萄膜黑色素瘤18例),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GNAQ第4、5号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GNAQ在45例眼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的突变率为35.6%(16/45)。16例突变样本中,Q209突变有12例(75.0%)。GNAQ在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中的突变率为51.9%(14/27),在非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中的突变率为11.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GNAQ突变与性别、年龄、有无溃疡和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均无关。结论GNAQ在中国人眼部恶性黑色素瘤,尤其是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突变频率较高,为以GNAQ为靶点的中国人眼部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研究提供了线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IN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蒋文燕,康佳丽,王小霞,钟嘉莉,廖花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582. 
摘要 ( 1336 )   PDF(pc)(949KB) ( 459 )   收藏
目的 探讨ras及rab作用因子1(RIN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定位,并探讨其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IN1蛋白在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及卵巢癌细胞株OVCAR3、SKOV3和HO8910中的表达水平及定位;检测其在17例卵巢正常组织和91例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卵巢癌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RIN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 OVCAR3、SKOV3和HO8910中的相对表达量(0.3641±0.0614、0.6454±0.0835和0.7925±0.1491)高于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0.0679±0.0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要分布于卵巢癌细胞胞浆中。RIN1蛋白在37例良性卵巢肿瘤、1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及44例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456±0.1870、0.5587±0.2138和0.7236±0.2232,均高于其在17例卵巢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1284±0.0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RIN1蛋白的表达随卵巢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RIN1蛋白表达随卵巢癌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的演进而增加。结论 RIN1蛋白在卵巢癌细胞中高表达且定位于胞浆中;RIN1蛋白高表达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作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并有望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CR2-V64I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研究
丁晓萍1,侯庆香1,姚蕾蕾1,江其生2,冯莉1,陈玲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586. 
摘要 ( 1316 )   PDF(pc)(886KB) ( 554 )   收藏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2(CCR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V64I(CCR2-V64I)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基因测序联合检测分析方法,对40例原发性宫颈癌、45例CIN和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基因多态性的检测。结果 因测序与琼脂糖凝胶电泳对CCR2-V64I 的检测结果一致。CCR2-V64I 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在宫颈癌中分别为27.5%、12.5%和60.0%,在CIN中分别为53.3%、24.4%和22.2%,而在对照组中分别为38.3%、31.7%和42.9%,宫颈癌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IN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A等位基因可以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OR=2.32,95%CI:1.29~4.17),但并不增加CIN的发病风险(OR=0.62,95%CI:0.35~1.09)。结论 宫颈癌及CIN中均存在CCR2-V64I基因多态性,但其与CIN无关,而与宫颈癌患病风险有关,表明CCR2-V64I基因多态性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黄抗氧化方抑制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应激状态的临床研究
卞卫和,姚昶,李琳,张晓清,应语,郭檬檬,曹东阳,陈灵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590. 
摘要 ( 1294 )   PDF(pc)(849KB) ( 495 )   收藏
目的 观察三黄抗氧化方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氧化应激血清学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影响及其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3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术前1d至术后7d服用中药三黄抗氧化方(每天2袋,每袋100ml);对照组的基础治疗同实验组,口服与实验组相同包装的生理盐水。两组均于术前1d,术后12h及7d测定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术前1d和术后6h、12h、24h及48h测定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率,同时评价患者应激反应的症状积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第7d血清中NO水平较对照组降低,SOD水平上升;自术后12~24h,实验组患者的血清TNF-a、IL-6及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术后6h表现为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P<0.05);术后24h实验组的全身应激症状积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黄抗氧化方干预可以改善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全身应激状态的临床症状及氧化应激相关的血清学指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VEGF表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氟他胺对乳腺癌HCC193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罗湘1,史艳侠2,姜文奇2,李志铭2,蔡于琛2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595. 
摘要 ( 962 )   PDF(pc)(866KB) ( 492 )   收藏
目的 探讨氟他胺对乳腺癌HCC19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10、20μmol/L)的氟他胺对人乳腺癌HCC1937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因子κB(NF-κB)和半胱天冬酶(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氟他胺作用于HCC1937细胞12、24、36、48h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氟他胺作用HCC1937细胞24、48h后,可显著促进细胞凋亡,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氟他胺作用HCC1937细胞24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NF-κB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降,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结论 氟他胺能够抑制HCC1937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aspase-3和下调NF-κB蛋白表达实现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GD肽修饰的白藜芦醇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对大肠癌细胞株SW620的影响
相芳1,魏玮1,相红2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599. 
摘要 ( 1121 )   PDF(pc)(1061KB) ( 477 )   收藏
目的 制备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修饰的白藜芦醇(Res)纳米颗粒,观察其对大肠癌细胞株SW620的影响。方法 制备RGD肽修饰的PEG-PEI纳米载体结合Res后形成纳米复合物。测定该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包封率和体外释放特性,并检测其对大肠癌SW620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同时设Res作对照。结果 所制备的Res纳米复合物平均粒径为(124.9±36.0)nm,包封率为(85.3±5.6)%,3d内共释放(72.5±8.3)%的Res。60、80、100μmol/L的Res纳米复合物对SW62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同浓度Res相比显著增强(P<0.05)。40、80μmol/L的Res纳米复合物使SW620细胞的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40μmol/L的Res纳米复合物使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结论 Res纳米复合物对大肠癌细胞株SW620有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增加细胞进入S期的比例,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OC-31在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中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陈超,黄勇,成远,张珏,陈歆妮,薛松,陈映霞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603. 
摘要 ( 1217 )   PDF(pc)(1441KB) ( 472 )   收藏
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以确定MOC-31在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采用诊断性试验荟萃分析的标准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汇总各研究中MOC-31在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优势比,并绘制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结果 最终纳入16项独立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共1602例样本。MOC-31诊断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灵敏度为0.90(95%CI:0.88~0.92),特异度为0.98(95%CI:0.96~0.99),阳性似然比为18.43(95%CI:11.38~29.84),阴性似然比为0.11(95%CI:0.07~0.17),诊断优势比为349.19(95%CI:138.73~878.95)。灵敏度与特异度交点最大值为0.96。结论 MOC-31在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SROC曲线显示其诊断效率较高,具有较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女性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分析
邵明雯,孙婧,马兰,顾艳宏,朱陵君,束永前,刘连科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608. 
摘要 ( 1247 )   PDF(pc)(890KB) ( 428 )   收藏
目的 探讨女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且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食管癌的261例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时间,并与同期的797例男性食管癌患者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影响女性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女性食管癌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3岁,病变位置中颈段及胸上段比例为16.9%,病变长度<5cm比例为90.0%,浸润深度为pT1~pT2比例为49.8%,病理TNM分期为Ⅰ、Ⅱ期比例为74.7%,淋巴结转移率为30.6%,脉管癌栓率为9.2%。与男性相比较,女性食管癌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晚,病变部位较高,病变长度较短,病变浸润深度较浅,病理TNM分期较早,淋巴结转移率及脉管侵犯率较低;而在病理类型、神经侵犯率、组织分化方面与男性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3%、74.0%和66.7%,而男性患者分别为86.5%、65.8%和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肿瘤长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TNM分期是女性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女性食管癌在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病变长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TNM分期、脉管癌栓等方面具有与男性食管癌不同的临床病理特点。女性食管癌患者的预后要优于男性,可能与其病变长度较短、浸润深度较浅、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及病理TNM分期较早等因素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细胞介素4基因内含子3多态性与贲门癌和非贲门胃癌的易感性关系
沈志勇1,林秀华2,彭孝纬3,程惠华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614. 
摘要 ( 1240 )   PDF(pc)(1224KB) ( 581 )   收藏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基因内含子3多态性与中国福建省贲门癌、非贲门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法和Sanger测序法检测中国福建省100例贲门癌、130例非贲门胃癌和1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照组)的IL-4基因内含子3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贲门癌、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贲门癌组、非贲门胃癌组的上消化道肿瘤(UGIC)家族史阳性个体的比例高于对照组。UGIC家族史可同时增加贲门癌和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OR=2.738,95%CI:1.220~6.143;OR=2.452,95%CI:1.122~5.361)。IL-4内含子3的3种基因型(RP1.1、RP1.2、RP2.2)频率在贲门癌组、非贲门胃癌组和对照组中的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P1.1基因型比较,携带RP1.2基因型可增加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OR=2.111,95%CI:1.172~3.803)。分层分析显示,与RP1.1基因型相比,RP1.2基因型能增加男性(OR=2.496,95%CI:1.235~5.047)和UGIC家族史阴性(OR=1.909,95%CI:1.020~3.573)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而携带RP2.2基因型可使家族史阴性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降低(OR=0.496,95%CI:0.268~0.918)。结论 IL-4内含子3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中国福建省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因素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西紫杉醇为主的两药联合方案与三药联合方案一线治疗国人晚期胃癌的疗效比较
李慧1,王靖华2,华海清1,秦叔逵1,王琳1,陈映霞1,刘秀峰1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619. 
摘要 ( 1380 )   PDF(pc)(895KB) ( 461 )   收藏
目的 分析比较多西紫杉醇(TXT)为主的两药联合方案和三药联合方案一线治疗国人晚期胃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6例初治晚期胃癌患者,包括20例应用三药联合的改良DCF方案(三药联合组)和26例应用两药联合的DC或DF方案(两药联合组)。三药联合组具体为:TXT 30mg/m2静滴,d1、d8;顺铂(DDP)20mg静滴,d1~d5;氟尿嘧啶(5-FU)500mg/m2静滴,d1~d5,21天为1周期。两药联合组具体为:TXT 37.5mg/m2静滴,d1、d8;DDP 20mg静滴,d1~d5或5-FU 500mg/m2静滴,d1~d5,21天为1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按照RECIST 1.0标准评价疗效,按NCI CTC 30版评价毒副反应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 46例患者中有45例可评价客观疗效,46例均可评价不良反应。三药联合组和两药联合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31.6%和26.9%,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8.4%和57.7%,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5.2个月和4.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分别为10.0个月和9.1个月,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主要为乏力、骨髓抑制、黏膜炎,大多为1~2级,3~4级少见;但两药联合组乏力、骨髓抑制及黏膜炎的发生率均低于三药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用TXT为主的联合方案一线治疗国人晚期胃癌时,两药联合方案与三药联合方案的疗效相当,且两药方案耐受性更好,值得临床重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紫杉醇方案一线治疗379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林锦源1,郭增清1,王晓杰1,陈强,2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624. 
摘要 ( 1162 )   PDF(pc)(935KB) ( 441 )   收藏
目的 评价以紫杉醇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进展期胃癌的一线治疗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7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实施情况分为4组:紫杉醇+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A组,n=95)、紫杉醇+亚叶酸钙+氟尿嘧啶(B组,n=167)、紫杉醇+奥沙利铂(C组,n=94)和单药紫杉醇(D组,n=23)。分析4组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及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结果 A、B、C和D组的RR分别为47.3%、52.1%、60.0%和39.1%,DCR分别为89.2%、92.6%、89.5%和69.6%,中位OS分别为11.4、11.7、11.7和7.5个月,中位PFS分别为6.6、7.2、7.2和4.1个月。3~4级不良反应中仅白细胞减少在4组中的发生率均超过25.0%,其余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20.0%;A组中3~4级恶心呕吐、疲乏及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 以紫杉醇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可作为进展期胃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张信强,徐燕,陈明祥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628. 
摘要 ( 1303 )   PDF(pc)(824KB) ( 559 )   收藏
目的 观察替吉奥胶囊(S-1)单药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3例晚期胃癌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依据化疗方案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0)。两组放疗计划均为:6MV X线照射,DT 40~50Gy,4~5周完成。治疗组于放疗第1天开始口服S-1 40~60mg,每天2次,6周为1周期;对照组于放疗第1天开始行一线方案(如ECF、DCF、FOLFOX、FOLFIRI等)化疗2个周期以上。评价两组胃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82例患者可评价疗效,治疗组中1例因消化道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组获CR 3例,PR 21例,SD 14例,PD 4例,RR为57.1%(24/42);对照组获CR 2例,PR 15例,SD 15例,PD 8例,RR为42.5%(17/40);两组R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进食梗阻、疼痛等主观症状改善率为81.0%(34/42),高于对照组的50.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23.8%(10/42)和20.0%(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的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肝功能损害、放射性胰腺炎和胃肠道反应。治疗组3~4级白细胞减少、1~2级转氨酶升高和3~4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1联合放疗可以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能够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预后分析
宋金成1,张弦2,张阳2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631. 
摘要 ( 1125 )   PDF(pc)(1000KB) ( 579 )   收藏
目的 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47例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行多因素分析。结果47例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6.0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57.5%、22.5%和6.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胃癌术后分期、肝内转移灶数目、肝转移灶最大直径、肝外转移灶数目、肝转移治疗方式、手术至肝转移的时间和化疗情况对生存期有影响;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胃癌术后分期、肝转移灶最大直径和肝转移治疗方式为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 老年、女性、胃癌术后分期较晚及肝转移灶直径较大者预后不良,采用局部治疗联合全身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苹果酸舒尼替尼二线治疗国人晚期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观察
刘秀峰,秦叔逵,王琳,陈映霞,华海清,龚新雷,曹梦苒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636. 
摘要 ( 1253 )   PDF(pc)(899KB) ( 507 )   收藏
的 探讨苹果酸舒尼替尼二线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国内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初步分析后续治疗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舒尼替尼二线治疗伊马替尼失败的24例GIST患者资料,口服舒尼替尼50mg/日,连续4周,停药2周,6周为1周期。按照RECIST 1.1版进行疗效评价,根据NCI CTC 3.0版进行毒性评价。结果 24例患者共接受治疗232个周期,平均9.7个周期(2~29个周期)。获PR 6例,SD 12例,PD 6例,有效率为 25%,疾病控制率为75%。舒尼替尼二线治疗进展后有8例接受后续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378天(190~1554天),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336天(95%CI:223.2~448.8天),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655天(95%CI:359.7~950.3天)。其中未接受后续治疗组的中位OS为392天(95%CI: 190.1~593.9天),接受后续治疗组的中位OS为1303天(95%CI:661.2~1544.8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毒副反应多为1~2级,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舒尼替尼二线治疗伊马替尼失败的国内GIST患者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控;对于二线治疗失败的患者采取后续治疗可能有生存获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郭亚1,2,孙亚红3,宋鹏远3,安玉姬3,何伟娜3,盛立军3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640. 
摘要 ( 1246 )   PDF(pc)(839KB) ( 589 )   收藏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PMAT)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我科收治的23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行CT引导经皮肺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共31个病灶。微波频率2450MHz、功率50~70W,根据肿瘤大小、形状选择1点或2点加热。结果 23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手术时间为5~12 min,平均8min。微波消融后即刻CT表现为病灶密度减低及CT值降低,由术前的均数52.60Hu降低为26.12Hu。获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3例,进展2例,有效率为78.3%。3例气胸,2例胸腔积液,15例发热,无1例针道转移。随访至2012年12月,17例患者存活,1年局部控制率为65.2%,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4.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1.3%、82.6%。结论 CT引导下PMAT治疗肺肿瘤微创、安全、有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宫颈癌术后快速旋转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对比研究
蒋军1,李莉2,张利文3,廖珊4,黄荣3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644. 
摘要 ( 1296 )   PDF(pc)(1649KB) ( 533 )   收藏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快速旋转调强放疗(RapidArc)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OAR)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 随机选择10 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 扫描、靶区(PTV)和OAR的勾画,处方剂量50Gy。分别进行RapidArc和3D-CRT计划设计,计算并比较两种计划的PTV剂量均匀度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最大受照剂量(PTV Dmax)、最小受照剂量(PTV Dmin)、平均受照剂量(PTV Dmean)和OAR受照体积。结果 RapidArc计划的CI及PTV Dmean均优于3D-CRT计划;RapidArc计划对OAR(膀胱V50,直肠V40、V50,左、右股骨头V20)的保护优于3D-CRT计划(P<0.05)。两种计划的PTV Dmax、PTV Dmin、HI和OAR受照体积(小肠V10、V20、V30、V40、V50,直肠V10、V20、V30, 膀胱V10、V20、V30、V40,左、右股骨头V10、V30、V40、V5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中,RapidArc计划在靶区CI和PTV Dmean方面均优于3D-CRT,同时RapidArc计划在正常组织保护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螺旋断层放疗与常规调强放疗在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推量中的剂量学比较
李益坤,刘海,王晓萍,杭霞瑜,曾波,甘叶敏,李帆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648. 
摘要 ( 1331 )   PDF(pc)(1134KB) ( 438 )   收藏
目的 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推量放疗中应用常规调强放疗(IMRT)及螺旋断层放疗(HT)剂量分布的差异,为HT在乳腺癌保乳术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1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统一勾画计划靶区(PTV)与原发灶靶区(PGTV)并导入HT计划系统及瓦里安Eclipse计划系统,分别设计IMRT和H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PTV 50Gy/25f、PGTV 60Gy/25f,通过比较靶区剂量适形度、均匀性以及心肺受照剂量来评估IMRT与HT的优劣。结果 HT计划中靶区剂量的均匀性、适形度明显优于IMRT(P<0.05),患侧肺V5、V10、V20、V30及肺平均剂量均明显低于IMRT(P<0.05),但健侧肺V5增加;心脏剂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推量放疗,HT与IMRT计划都可以满足临床剂量的要求,但HT计划在剂量学方面相对于IMRT计划具有优势,可以显著降低对正常器官的毒副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应用
经典型Kaposi肉瘤的放疗转归过程及近期疗效
赵辉,古丽娜尔,陈惠,朱成斌,张凤华,蔺波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652. 
摘要 ( 1148 )   PDF(pc)(1422KB) ( 437 )   收藏
目的 探讨经典型Kaposi肉瘤(KS)的放疗转归过程及近期疗效,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1例经典型KS患者资料,总结其分布特点、放疗转归及近期疗效。结果 经典型KS的发病部位多位于肢体远端,上下肢均受累22例(43.1%),下肢受累16例(31.4%),上肢受累13例(25.5%),在放疗过程中KS的转归分为5个阶段:色素沉着期、局部肿胀期、溃烂渗出期、结痂期和愈合期。放疗的近期有效率为96.1%。结论 放疗是治疗KS的一种有效局部手段,但其转归过程不同于皮肤癌,有较独特的演变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脑放疗序贯吉非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储建华,徐杰,沈预程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656. 
摘要 ( 1180 )   PDF(pc)(827KB) ( 475 )   收藏
目的 讨全脑放疗后序贯吉非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0例老年NSCLC伴多发脑转移患者全脑放疗后口服吉非替尼250mg/d(治疗组),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选择同期30例老年NSCLC伴多发脑转移患者全脑放疗后给予吉西他滨(1250mg/m2 静滴,d1、d8)治疗(对照组),21天为1周期,共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颅内病灶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全身病变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3.3%、80.0%、40.0%和66.7%,对照组分别为13.3%、46.7%、13.3%和3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4个月和12.8个月,对照组分别为4.2个月和8.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53.3%、66.7%,治疗组分别为3.3%、13.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泻、疲乏、肝功能异常等毒副反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脑放疗后序贯吉非替尼治疗老年NSCLC伴脑转移的疗效确切,患者预后改善,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讲座
上皮-间质转化与肺癌侵袭转移及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徐江浩1,王朝霞2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659. 
摘要 ( 1169 )   PDF(pc)(871KB) ( 694 )   收藏
侵袭转移和耐药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最近研究表明,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肺癌远处转移及化疗耐药的发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针对EMT的研究有助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对EMT与肺癌侵袭转移及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协同刺激分子PD-L1、B7-H3与B7-H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王丽1,吴昌平2,蒋敬庭2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663. 
摘要 ( 1278 )   PDF(pc)(881KB) ( 537 )   收藏
协同刺激分子PD-L1、B7-H3与B7-H4可与T细胞及其受体结合并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过度活化,在细胞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已被多项研究证明与肿瘤的免疫原性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3种分子在正常卵巢组织中均不表达,而在卵巢癌组织中呈不同程度的高表达,它们可能在促进卵巢癌的发生、转变及病情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其作用机制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报道
右心房石化心脏黏液瘤1例
刘建英,张真路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668. 
摘要 ( 1056 )   PDF(pc)(2568KB) ( 5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持续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锁骨肉瘤肺转移1例
成远,陈映霞,黄勇,陈超,秦叔逵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7):  670. 
摘要 ( 1105 )   PDF(pc)(935KB) ( 439 )   收藏
骨肉瘤;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化学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